博物馆(审计文化与教育研究院)

石艺作品欣赏|《杨震夜却金》

发布时间:2023-08-29  浏览次数:10

(存放馆区:莫愁湖公园“杨梅青青实话石说作品展”展馆、南京审计大学石艺馆)


《杨震夜却金》是一件以典故“四知拒金”为背景创作的石艺作品。作品左侧的是故事的主人公——杨震,右侧则是王密(背着一个大包裹);中间的石台上放着一个烛台,寓意此景已是深夜。

杨震,字伯起,陕西华阴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他五十岁入仕,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后来位至三公。“四知拒金”之事,始载于《后汉书·杨震传》。

杨震赴东莱上任太守时,路过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一带)。时任昌邑县令王密曾受杨震举荐,为谢恩,王密深夜怀金相赠,并说:“暮夜无知者”。但杨震却义正词严地驳斥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王密“愧而出”。《后汉书》还记载,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因为“四知拒金”的故事,后人称杨震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直到明代的莱州府署大门内,还有杨公祠、四知堂。唐人胡曾的《咏史诗·关西》赞赏道:“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目前,杨氏后人仍以“清白传家”“四知家风”作为祖训,“四知堂”遍布海内外各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有了觉悟,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总书记讲述杨震“四知拒金”、把清廉留给子孙的故事,正是为了说明觉悟对一个人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重要意义。有觉悟方能辨是非、明公私,有觉悟方能养正气、祛邪气。

版权所有:南京审计大学博物馆(审计文化与教育研究院)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雨山西路86号 邮编:211815 电话:025-5831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