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馆藏】审计文化与教育博物馆精品典藏

发布者:博物馆发布时间:2015-02-05浏览次数:2028

 



1、审计官印

这是一枚南宋宋高宗时期的审计官印,距今已有888年的历史。1955年在疏浚杭州西湖时出土,现保存在浙江省博物馆。印章上方印有“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12字,其背款刻“建炎四年二月宣抚处置使司行府铸”。这枚印章也是距今发现的第一枚刻有“审计”文字的官印。



2、算筹

算筹,是中国发明算珠以前应用广泛的一种计算工具。使用时,摆成纵、横固定式的任意数码,按十进位制计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算筹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计算工具。到了汉代,算筹由策、筹、筭、算等名称,有竹、铅、骨等质地。



3、红木算盘

算盘,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审计工具。此算盘由一整根红木制成。长5.01米,算珠直径为2厘米,共177档、1239颗算珠。可供10余人同时使用。



4、审计活字墙

“听,审,勘,磨,计,覆,勾,稽,比”,这些代表审计涵义的不同文字,彰显了我国古代审计文化的悠久历史,其中最大的“审”、“计”二字,早在26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5、琱生簋

琱生簋是西周周宣王早期的器物,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与审计有关的最早的文物。器身前后饰大扉棱两道,通体以云雷纹填地,饰变形兽面纹。两器各铸铭文104字,内容方面则均记载了琱生与其他贵族之间因土地引起的纠纷及诉讼,是研究西周晚期土地状况及诉讼的重要史料。



6、汉武帝受计大会场景

上计事关国家大政,汉代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汉代上计经常采取大会都试的形式,上计大会每年举行一次。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在位50余年间,曾四次亲自出席受计大会,此时文物群臣、诸王大夫等位列左右,数百计吏拜伏庭中,向皇帝报告各郡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仪式盛大而隆重。



7、唐代太仓粮食审计场景

古代民以食为天,粮足而天下安。唐朝十分重视粮食审计,当时太仓粮食的输入和出纳都有严格的程序,粮食入库现场还有御史现场进行审计监督,比部每个季度都会在太仓进行审计,粮食审计程序包括扬掷、盘点、入库和勾考,严格的内部控制使得太仓在管理上“明若指掌,端如贯珠,财货多少,无容隐漏”。



8、明代城墙砖

建造南京明城墙期间,朝廷对城砖的烧造质量要求极其严格,上到府、州、县官员,下到造砖大夫和烧砖窑匠都要在砖上留下姓名,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制砖人的责任,严重的甚至要被杀头。体现了明代制度设计中较为严苛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9、阮啸仙转移途中场景

革命根据地时期,条件十分艰苦,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通过审计的手段,来保证队伍的廉洁,保证财政运转。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阮啸仙和其他审计人员在反围剿转移的过程中,都把审计资料和相关档案带在身边。普通战士的武器是枪,而审计人员的武器就是资料的账册。



10、汶川地震跟踪审计场景

搭建在都江堰光亚中学院内的10顶漏雨的帐篷,就是审计署派驻都江堰市审计组的办公地,既是办公室,又是卧室,也是厨房。汶川地震救灾物资款项跟踪审计,是我国审计部门第一次对突发事件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

审计长刘家义命令:“救灾款物流向哪里,审计就要跟踪到哪里、监督到哪里,不仅要查到省、市、县,还要跟踪检查到乡、村、人”、“大到发电机、抚恤金,小到一瓶矿泉水,都要审计”。

审计署在08年对汶川救灾物资的审计期间,共发布了4号专项审计公告,提出了多达2600多条审计建议,政府对救灾物资的使用和管理也因此在民众当中产生了较高的公信度和满意度,这与千万名参审人员的辛劳是分不开的。

文/博宣   图/倪名彰

(图文来源:南京审计学院博物馆官方微信平台“NAU审计文化与教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