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新闻】南审最“贵”的地方:古今中外的各类钱币、票据在这里“聚会”

发布者:博物馆发布时间:2024-05-15浏览次数:10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什么?第一版人民币长啥样?在南京审计大学有一个专门收藏“钱”的博物馆,古今中外的各类钱币、票据等藏品在这里相聚,述说着人类货币的千年进化史。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前夕,记者走进南京审计大学货币博物馆,一探“钱”的历史与价值。

几件颜色和大小不一的贝壳状物品看上去毫不起眼,如果不是躺在博物馆的橱窗内,还以为是海边随处可见的贝壳。其实,它们还有另外一种身份——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币”。据记载,在4000多年前,当时的一个贝币可以换来一亩地。“贝币是用天然海贝加工而成的贝类货币,学名‘货贝’。”南京审计大学货币博物馆学生讲解员张琳介绍,货贝体积小,便于携带,因此在长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作为主要货币使用。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天然海贝数量有限,因此各种仿制品应运而生,出现了诸如骨贝、铜贝等。“商朝,人们用铜铸成贝壳的形状作为货币使用,展柜里这枚青绿色的贝币就是铜贝。”张琳告诉记者,铜贝作为大额货币使用,也是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实物货贝向金属货币的过渡形态。至此,我国货币形式从自然货币向人工铸币演进。

“这个独立展柜中展示的是银元宝,元宝一词起源于元朝,意为元代流通的宝货。”顺着张琳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几枚大大小小的银元宝,仔细观察发现银元宝边缘有不少缺口,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张琳介绍,这是因为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铰成碎银,而碎银则是当时主要用于流通的一种货币形式,“明清时期根据银的大小,大体可以分为四种,一种就是元宝,也叫作马蹄银,大元宝每只重五十两;一种叫中锭,重约十两,还有一种是小锞或锞子,像馒头,但也可随意铸成各种形式,重一二两到三五两,也叫小锭。那第四种就是散碎的银子,重量大概在一两以下。”

从自然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货币演变史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兴衰的历史缩影。人民币的前身是中国革命不同历史阶段苏区、抗日革命根据地及解放区发行的货币,至今一共发行了五套。

第一套人民币“一万元”纸钞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宣告成立,并从即日起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人民币”,这就是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正楷汉字是董必武于1948年4月写于西柏坡,该套人民币是由东北佳木斯银行印钞厂代印的。

在如今,5万元人民币是厚厚一沓,但第一套人民币只有薄薄一张。在南京审计大学货币博物馆,记者看到展陈的第一套人民币最小面值只有1元,最大面额则高达到5万元,跨度相当大。“从1948年12月到1953年12月,第一套人民币共印制发行了12种面额、62种版别的人民币,为了适应市场情况,所以第一套人民币才存在大面额纸币。”张琳告诉记者,第一套人民币仅仅经历了7年便退出了流通市场,虽然发行时间短,但由于版别和图片众多,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比如这张面额为一万元的‘牧马券’,这在当时也算是面额很高的一种纸币,因为票面左侧为牧马图而得名,发行于1951年,在1955年停止流通,因为它发行于内蒙古等地区,发行量极少,所以十分珍贵。”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