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会友,联接世界——南审学子讲述外事接待见闻与思考

发布者:博物馆发布时间:2025-10-27浏览次数:10

《南京审计大学报》第481期

编者按:

九月以来,我校国际交流盛事频传,多位外国审计长到访我校,参观审计文化与教育博物馆,充分展现了我校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与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不懈努力,也为南审学子打开了放眼世界的窗口。在这些重磅活动的台前幕后,我校学生讲解员们有着怎样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敬请阅读本期专题报道。


从西周到大唐:用公元纪年讲好中国审计故事

2023级法务金融2班 陈雨菡

2025年9月7日,对我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天,我有幸和丁琬滢同学以及学校多位领导及审计文化与教育博物馆的各位老师,共同接待了中国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先生和乌兹别克斯坦审计院院长阿卜杜拉耶夫博士。这次接待经历,不仅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两位审计领域重要人物的风采,更让我对国际审计合作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

从侯凯审计长和阿卜杜拉耶夫博士踏入审计馆的那一刻起,现场庄重又不失友好的氛围就深深感染了我。侯凯审计长身上展现出的沉稳与专业,让人不禁联想到他在审计工作中的卓越领导与深厚积淀。而阿卜杜拉耶夫博士,带着乌兹别克斯坦独特的文化气息和对审计事业的热忱,为交流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在交流过程中,侯凯审计长对中乌审计合作的展望,让我深刻体会到审计在国家间友好交往和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提到中乌两国作为友好近邻和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审计机关应进一步加强互学互鉴与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审计交往不断迈上新台阶。这不仅是对双方合作的期待,更是对我们这些审计行业从业者的激励与鞭策。

阿卜杜拉耶夫博士也表达了对乌中关系和两国最高审计机关合作的高度评价,并希望继续与中国审计署开展不同层级的互访和研讨,在多边框架下加强密切合作。他的话语让我看到国际审计合作的广阔前景,以及不同国家审计理念相互碰撞、融合带来的无限可能。

此次接待中,我负责介绍序厅和古代审计历史相关内容。当我讲到我国古代审计制度时,原本按照传统的朝代顺序进行叙述,但侯凯审计长温和地提醒我,在面向国际交流的场合,为了便于理解,最好将历史年份换算成公元纪年。这让我意识到,在国际交流中,文化和表达方式的差异需要我们格外关注。像我国从西周时代就有审计制度,换算成公元纪年大约是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期间,当时国家财政收支经宰夫初审,上报小宰。之后秦汉时期设有御史大夫掌管监察之权,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唐朝在刑部中设比部作为独立审计机构,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宋初没有专设的审计机构,元丰改制恢复刑部下设比部掌管勾覆中外帐籍的审计制度,元丰元年即公元1078年。按照这样的方式换算,能让阿卜杜拉耶夫博士更直观地了解我国古代审计历史的发展脉络。

这次接待还让我看到了博物馆各位领导老师的专业与敬业。他们在介绍审计馆工作和成果时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充分展示了我们在审计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赢得了侯凯审计长和阿卜杜拉耶夫博士的认可与好评。我和丁琬滢同学在协助接待的过程中也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从讲解准备到现场引导,力保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虽然忙碌,但内心充满成就感。

此次接待经历,如同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国际审计合作世界的大门。它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审计不仅是国内经济监督的重要力量,更是连接各国、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桥梁。我将以此次经历为契机,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期待未来能在国际合作的舞台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推动国家间友好合作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见证一场中外审计的对话

2024级国审2班 丁琬滢

2025年9月7日,中国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先生与乌兹别克斯坦审计院院长阿卜杜拉耶夫一行莅临参观我校审计文化与教育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学生讲解员,我有幸与陈雨菡学姐一起承担此次接待任务,获益良多。

我负责近现代展区与二楼的讲解。在近现代展区,我重点介绍了中国审计制度从民国时期到新时代的演进脉络。侯凯审计长特别驻足于审计署成立后审计体系重建的展板前,补充了许多关键细节。阿卜杜拉耶夫院长则对中国新时代的审计制度表现出浓厚兴趣,与侯凯先生交流他对新时代审计的看法。那一刻,我清晰感受到:审计不仅是账册上的数字,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缩影,而中国近现代审计史正是这种变革的见证。

在二楼的讲解中,我介绍了历任审计长对学校发展的深切关怀与支持。从建校初期历任审计长的亲自指导,到新时代审计署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持续推动,再到如今侯凯审计长前来参观,都凝聚着国家对审计高等教育的期望。当介绍到国际审计交流时,我介绍了各位国外审计长对我校办学的大力支持,阿卜杜拉耶夫院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展板前拍下照片。这一刻,展厅仿佛成为中外审计文明对话的桥梁。

此次接待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博物馆老师们与校领导的悉心指导。从前期的稿件修改、路线设计,到现场的默契协作与应急支持,团队的力量让每个细节都熠熠生辉。在此特别感谢领导老师们的指导与陈雨菡学姐的帮助,让我们共同见证了这场中外审计交流的高光时刻。

此次接待不仅是一次普通的讲解,更是一堂生动的国际审计课堂。它让我看到中国审计的国际影响力,也激励我未来更深入地学习审计知识,讲好中国审计故事,为促进中外审计交流贡献青春力量。


再遇印尼审计委员会主席:一场跨越一年的亲切重逢

2023级审计5班 汤云匀

很荣幸能够成为印度尼西亚审计委员会主席伊斯玛·亚顿博士的讲解员,我负责介绍审计博物馆的前厅与古代审计厅部分。说来惭愧,因为时间比较匆忙,感觉并没有做好很完备的准备工作。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去年亚顿博士来我校审计文化与教育博物馆参观,我也是讲解员之一。当时她亲切地和我交谈,对我的讲解表示肯定并在得知我是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后,亲切地激励我好好学习审计专业知识,未来成为一个优秀的审计人,让我备受激励。最后她还欣然答应了与我们们合影。其实我一开始听到今天的来宾是印尼审计委员会主席,我就猜测是不是曾经见过,但不敢确定。见到她本人,听到博物馆的老师说她去年来过,我便确定了她就是我记忆里那位女士。我看她看向了我,不知道她是否也记得我,但我还是借机上前打了个招呼,惊喜的是,她说她记得我,并安慰我,说已经见过了所以不用紧张啦。本来因为感觉自己准备不够充分而紧张的心瞬间被亲切的问候抚平。

有点遗憾的是,今日的讲解感觉我并没有提供多少帮助。可能是因为亚顿博士已经来过一次,更偏好于聊天式的介绍,再听一遍稿子或许会感到无趣(不过就算是已经听过的稿子,亚顿博士也会永远用她温柔的眼神专注地看着我,并且每说完一句话都会微笑点头,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所以几乎全程都是由陆校长带领她参观、介绍。我特别佩服校长的能力,他对参观节奏的把握,对每一块展板的侃侃而谈,流畅标准的英语口语对话,这些都令我印象深刻,也激励了我要增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如果未来再遇到这方面的情况,我希望能以自己的能力提供一些帮助。

我从大一就加入了博物馆助理团的英文讲解部,成为一名讲解员。当时选择加入审计博物馆就是考虑到我的专业是审计学,我希望我的专业与在博物馆学到的知识能相辅相成。比如讲解稿中会有审计的历史,以及关于世界审计的介绍,这有助于加深我对审计的理解,将理论结合实际。同时,随着我对审计更深入更全面的知识,会充实我对讲解稿的理解,让讲解过程更加生动。由于我在英文讲解部,经常会接触到各国来宾,还有许多外国交流生,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各国不同的文化魅力,未来有机会的话我想去到其他国家学习,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我也会将讲解继续作为我的爱好,去年暑假我参加过家乡社区的志愿讲解,也许未来成为某一个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


(党委宣传部)

乌兹别克斯坦审计院院长阿卜杜拉耶夫在审计文化与教育博物馆提笔写下赠言


乌兹别克斯坦审计院院长阿卜杜拉耶夫在审计文化与教育博物馆提笔写下赠言


伊拉克审计院院长阿马尔·哈拉夫在审计文化与教育博物馆提笔写下赠言


哈萨克斯坦审计院院长 阿里汉·斯迈洛夫在审计文化与教育博物馆提笔写下赠言